top of page

​萬安溪生態導覽地圖

各位大朋友、小朋友大家好!

屏東縣沿山185縣道,

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,

前往萬安溪親水公園的路上

有許多的動植物,

下次來玩水時,

記得仔細觀察喔!

​屏東縣內動植物生態資源相當豐富,以下是前往萬安溪(保安路)常見的動植物種:

植物:7種
構樹-樹皮灰褐,富纖維素;植株全體有乳汁。樹皮可拿來當作鈔票的製作原料。構樹有分公母,公樹的花是一根長條形的花束,母樹的花是圓形的花球。果實是圓球形,成熟時,由綠轉成橘紅色,多汁的果實是鳥兒及各類昆蟲秋天時甜美的食物來源。分布台灣全島海拔1,000公尺以下地區,十分普遍。其枝葉為鹿所嗜食,因此又名「鹿仔樹」。

 

黃荊-半落葉灌木,小枝具4稜。掌狀3或5或7出複葉,對生;小葉全緣或有淺齒2~5。全株有特異香味;熟芒果鋪其上會更香;根葉晒乾泡茶。黃荊在夏季同時開花,不但花朵數量多,花密品質也不錯,所以黃荊的花是良好的蜜源植物。其莖材質優良,莖皮可造紙及人造棉,枝條堅韌、耐燒可作可供薪炭也是防蚊的燃料也可當攀緣作物的支柱。

 

白飯樹-落葉性灌木,高2~4公尺,莖皮紅褐色;枝近圓形,嫩枝有稜全株平滑無毛。葉長橢圓形或圓形,互生,紙質;初夏開花,雌雄異株,雄花常多數簇生,雌花3~5朵簇生,花柱3枚;果實分成二型,其一較為細小,質地乾燥;其二較為肥大,多漿多汁,熟時白色。白飯樹的果實成熟時常見成群的白頭翁(白頭額仔)前來覓食,因此有白頭額仔樹的稱號。


屏東鐵莧-屬大戟科鐵莧屬灌木或小喬木植物,又稱台灣鐵莧菜,原產於台灣,莖被絨毛,單葉互生,葉心形至菱形,葉長約12至19公分,寬約7至12公分,葉面綠色,兩面密被毛,葉柄較葉短,單性花,大部分雌雄同株,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,無花瓣,雄花花萼四枚,雌花花萼片三至五枚,合生,一至三枚簇生,蒴果,種子三枚。葉是許多植食性昆蟲的最愛。

咬人狗-咬人狗在全株幼嫩部分、葉面、葉背、花序軸、果柄等部位都長有「焮毛」。焮毛是表皮細胞的突起,似針頭狀的剌毛,頂端膨大處細胞壁極薄,下方是一個囊狀物,內含似蟻酸的有機酸,是一種構造極為巧妙的自動注射器。當外力碰觸焮毛時,由於膨壓的作用,囊內的酸液就由針頭小孔注入人體,會引起疼痛燒熱的感覺,且可持續數小時至一兩天之久。

月桃-為薑科月桃屬多年生草本,高1~3公尺。花朵似翩翩飛舞的蝴蝶,非常搶眼。莖狀的葉鞘,曬乾後編製成草蓆或做繩索;又用月桃葉包粽子;用種子做「仁丹」。是蝴蝶幼蟲的食草:有三種蝴蝶的幼蟲以月桃維生,其中黑挵蝶、菲律賓連紋黑挵蝶及大白紋蝶食用它的葉片,而白波紋小灰蝶則取食它的花序。花是大鳳蝶和黑鳳蝶成蟲的蜜源食物。

假酸漿-多年生亞灌木,高可達2公尺,全株密被短毛。其燈籠狀的宿存花萼,如星型,為坊間常用的插花花材。原住民採假酸漿嫩葉煮食也包裹食物,魯凱族、排灣族等所常食用的粽子,稱為“Abai”(魯凱族)或“Lavilu”(排灣族),包裹的食料主要為小米和豬肉,食料先用假酸漿包好,外頭再以月桃葉子包裹,粽子煮熟後,黏附在小米上,食用時連假酸漿葉一起吃,有助於消化。

動物:共29種
鳥類:6種


黃嘴角鴞-台灣低海拔山區至約2600公尺高山區皆有分布,是常被「聽」到的留鳥,春、夏季為繁殖期。特徵為全身大致呈黃褐色,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。虹膜為黃色,口喙也是黃色,角羽較領角鴞短。一旦發現獵物(通常是小型齧齒類動物),便展開雙翅,迅速無聲地飛向獵物,在牠們發覺前就已在利爪下掙扎,成為盤中飧。

領角鴞-留鳥,白天停棲於樹葉繁密的樹叢內休息,入夜後才出來活動。活動於樹林邊緣,不易發現。嘴爪彎曲銳利,以獵捕昆蟲、小鳥和小型哺乳類為食。角羽警戒時會明顯豎起。春夏季節的晚上,可常聽其在樹上發出單調「不……」的鳴叫聲。以樹洞營巢最常見,也會利用檳榔葉的基部築巢。繁殖於3~7月,但也有10~11月的例子。一次生產約會有3~5顆卵。

五色鳥-是台灣普遍的留鳥也是台灣特有種鳥類,因其羽毛有五種顏色而得名,包括藍色的頭部、翠綠色的身體、黃色的喉嚨、紅色的眼先及黑色的眉線等。屬鬚鴷科別名台灣擬啄木鳥,和啄木鳥一樣,繁殖期時會在樹幹上挖洞築巢。從低海拔到中海拔的山林中,都可聽到牠們「嘓、嘓、嘓...」的叫聲,常活動於樹林的中、上層,以槳果為食,有時也會吃昆蟲。

大冠鷲-分佈0~2000公尺的山地,其中以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及丘陵最為常見,偏好被人類開發過但人口密度不高的森林間隙地帶。以小型鳥、小型哺乳類及爬行類為食,尤其愛吃蛇類。成鳥頭頂至枕具有黑白相間的冠羽。眼黃色,眼先及蠟膜為鮮黃色。胸側、腹部及脛羽密布白色圓斑。飛行時飛羽翼下緣處有明顯的白色橫帶。飛行時尾亦有一道白色橫帶。

紅嘴黑鵯-可發現於闊葉樹森林和耕地區,築巢於樹木或灌木。身長約24至25公分,有長尾巴,身體羽毛則依各亞種從灰黑色到黑色,嘴和腳為紅色且頭部有黑色鬆冠羽。公母鳥外型相似,亞成鳥無黑色鬆冠羽。主要食物有種子和昆蟲,常成群或棲或飛尋找食物。相當喧鬧,常發出大聲的「喵-、喵-」或「小氣鬼、小氣鬼」或「嘰喳、嘰喳」叫聲。

樹鵲-是低地、丘陵森林和花園的常見鳥類,這種長尾鴉科鳥種整體呈灰色,並帶有濃濃的一層褐色,尤其是在脖子和背部。臉,翅膀和尾巴都深色。翼上白斑在飛行時會閃現,但很小,停著的時候容易被忽視。從下面看時,按長度依次排列的尾巴很突出。樹鵲常成群喧鬧,有各種各樣的鳴叫聲;有嘹亮的“葛葛哩-”和“嘎-嘎-嘎”,但也有優美的口哨聲。

爬行動物:3種
青蛇-中型蛇類,最大全長可達130公分,頭部和身體均呈翠綠色,鱗片平滑有光澤,沒有斑紋,而腹面則為一致的黃綠色或黃白色。頭橢圓形,瞳孔圓形,眼睛大且呈黑色,體側沒白線、尾巴為綠色且很長,死亡後體色常轉為藍色。是非常温順的無毒蛇,性格“內向害羞”不主動攻擊人,擅長以身體顏色掩藏自己行蹤以自保,遇有危機會迅即逃竄。

赤尾青竹絲-是小型的夜行性動物,最大全長可達90公分,夏季繁殖,每窩大約可產下2~15條小蛇,全長約26公分,約1年便可達性成熟。其頭呈三角形,紅色眼睛中間有著細細紡錘形的瞳孔,全身深綠色。因為尾巴後段磚紅色,故稱為赤尾青竹絲。雌蛇在身體和腹部交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細縱線,而雄蛇除了有此白色的細縱線外,在白線下有一條紅色的細縱線。

斯文豪氏攀木蜥蜴-棲息環境以樹林邊緣為主,或是樹叢旁的小徑、大樹樹幹上都不難發現其蹤跡。斯文豪氏攀蜥領域行為明顯,當發現有動物接近時,便會將喉部擴張,同時喉部的白斑也因喉部顏色變暗而更加顯著,並藉由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領域。斯文豪氏攀蜥為日行性,夜晚時會趴於葉面上休息。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
兩棲類:4種
太田樹蛙-小型溪流型樹蛙,廣泛分布東部和西南部1500公尺以下的溪流地區。繁殖時雄蛙會發出兩種長鳴叫,其中第一種叫聲是類似節奏較慢的長鳴;而較常見的第二種長鳴叫則會由一個短鳴叫起頭,接續著一連串高低起伏的鳴叫,最後由一個短鳴叫結束。出現環境以溪流環境的緩流或淺瀨地區,並常在溪流周邊沿山的水溝、水渠、積水路面活動。

拉都希氏赤蛙-屬中型蛙,體長約4~6公分。母蛙體型比公蛙大,公蛙有內鳴囊但不明顯,母蛙則沒有。體態修長,體色為棕褐色,背部粗糙且兩側有粗大明顯背側褶,背側褶下方有明顯的黑條紋,腹側具有大型不規則的黑斑。上唇白色,口角後的兩團白色頷腺顯著,後肢有黑色橫紋。雄蛙站姿挺直與地面幾乎呈60度夾角,每到繁殖季節,經常可見數十隻聚集鳴叫求偶。

布氏樹蛙-成蛙體型屬中型,體長修長,公蛙體型約5~6公分,母蛙體型約6~7公分,母蛙體型比公蛙大,公蛙有鳴囊,母蛙沒有。嘴巴尖,上唇白色。背部呈深褐色和褐色,有些只有斑點沒有縱帶。大腿內側有著黑白相間網狀花紋。前肢細長有黑色橫帶,趾間有蹼,有四趾,指端膨大有吸盤。後肢細長有黑色橫帶,有五趾,指尖有蹼,指端膨大有吸盤。

褐樹蛙-廣泛分布低海拔地區。平常棲息樹上或躲在石縫中,繁殖期時會就近遷移到溪流。黃昏的時候,會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生殖活動。雄蛙常聚成小群在石頭上鳴叫,叫聲是細碎的「嘓、嘓」,偶而發出幾聲粗粗的「嘎」。雌蛙體型很大,產卵前,雌蛙會先伸腿交互踢幾下,然後產一小團卵粒,雄蛙也會配合雌蛙動作伸長身體,以提高授精率。

昆蟲:4種
竹節蟲-有雌、雄之分,屬兩性生殖,雄蟲體色較鮮豔,體型也比雌蟲小很多,雄蟲體長約8~12公分,雌蟲可達20公分,無翅膀,非常容易養殖,卵期只有1.5~3個月,容易孵化,是非常棒的教學觀察物種。從外觀來看,大部分體型細長,觸角又細又長,有一對小小複眼,前胸短小,中、後胸與腹部細長,腳上有爪及吸墊,可以輕鬆鉤住葉片、抓牢枝幹。

螳螂-成蟲出現在春、秋兩季,生活在低海拔、平地樹林,常在樹上及草叢裡等待獵物上門,先靜止不動,慢慢靠近,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把捉住獵物,然後慢慢享受獵物甜美的滋味。因為停止的時候前足合併好像在祈禱,所以外國又稱這些殺手為祈禱蟲。捕食性昆蟲快速捕捉他身前的獵物,是那麼快、狠、準,佩服螳螂的高超技術,不愧是草叢裡的殺手。

台灣大蝗-生活史:卵→若蟲→成蟲,為不完全變態昆蟲。若蟲沒有翅膀,體色有綠色和褐色。軀體分頭、胸、腹三個部位,頭部有一對複眼,三隻單眼,一對觸角及一個咀嚼用的口器,胸部有翅膀,腹部第一節兩側有聽覺器官,體長雌蟲7.5至9公分,雄蟲5至6.5公分。頭大觸角短,前胸背板堅硬,像馬鞍似的左右延伸到兩側,後腳發達,使牠成為跳躍專家。

褐背細蟖-具發達的跳躍式後腳,遇危險時以快速彈跳逃避天敵。成蟲體色多為綠色,少數為褐色,有些種類外觀會擬態樹葉或枯葉,當牠們不鳴叫時,天敵較難發現牠們的行蹤。生活史以卵→若蟲→成蟲三個階段,為不完全變態昆蟲。雄性在前翅上具有發音區,通過左右前翅摩擦而發音,前足脛節基部兩側具有聽器,雌蟲腹部末端有產卵管,為劍狀或鐮刀狀。

魚蝦蟹:4種
石賓-臺灣的特有種,普遍分布於西部各河川。初級淡水,。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、較高溶氧的溪流及較清澈的深潭底層中。成魚白天較常躲藏於石縫之中,夜間才出來覓食,幼魚則終日在沿岸、石頭間或岩壁上穿梭覓食。雜食性,主要攝食石頭上的藻類及水生昆蟲。雌、雄魚的吻部皆具追星,但雄魚的體型較小;雌魚的臀鰭較雄魚略為尖長。

馬口魚-臺灣的特有種,普遍分布西部各河川及恆春半島西側的小溪流中。為初級淡水魚,喜低溫而清澈的水域,多棲息在河川中、上游及支流。族群大多喜好在潭尾、潭邊的淺灘以及潭頭較緩流處活動;稚魚則會成群地聚集在溪流兩岸的緩流處覓食。成熟雄魚吻部有極明顯而尖銳的追星,其頭部下側、腹部、胸鰭及腹鰭均呈鮮紅色;雌魚體色較淡;各鰭微黃至白色。

長臂蝦-又名過山蝦,為長臂蝦科沼蝦屬的小蝦,生活於近海平面的河溪。分佈恆春半島、花東部分溪流。外貌與羅氏沼蝦相似,體色較紅,第二步足略長,全長可達17公分,是臺灣最大的淡水蝦類之一。多半在夜間活動,平時藏匿於溪底的岩石縫、水草叢、河堤、壩提底下的縫隙。平時捕捉水棲昆蟲、蚯蚓、淡水魚、蝦類等,生性兇猛,領域性極強。

拉氏清溪蟹-是台灣第一個被命名的特有種蟹類。棲息範圍從小溪河口至海拔2000公尺的溪澗。一般生活在清澈的溪流裡,以夜行性為主,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。食性屬雜食性,甚麼東西都吃,水裡的藻類、水生昆蟲、魚類、蝦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,除此之外,牠們也會捕食陸地上的蚯蚓及各種昆蟲,以及蛙類與螃蟹,甚至包括同種類的較小個體。

蛛形綱:4種
人面蜘蛛-為台灣最大的蜘蛛,因頭部及前胸類似人臉的圖案而得名。身體分頭胸、及腹兩部分,有一對觸鬚及四對步足於頭胸部,多數為獨立結網。
雌性個體體長約3.5~5公分,頭胸部隆起,色調呈黃綠,腹部上有黃色、黃褐及黑褐色之條斑,步足黑色,在近末端有黃褐色之斑點。雄性個體體長約0.5~1公分,雄蛛全身為褐紅色,形態與雌性個體極為不同。

白額高腳蛛-形狀較扁,使牠能夠鑽入小的縫隙裡,體長約2~3公分,全長(包括腳)約10~13公分,全身密生黃灰色毛,其額區有一條白色橫帶,此為白額高腳蛛名稱的由來。雄蛛背甲有一個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紋,雌蛛則沒有這個斑紋,雌蛛體色較深,體型也較大。在台灣是最大型的室內棲息蜘蛛,常棲息於室內、外牆壁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。

茶色姬鬼蛛-為夜行性動物,通常白天棲息,夜間結網捕食,體長0.8~1.2公分,頭胸背板灰褐色,頭部具白色長毛,腹背面灰褐色或褐色,密生灰白色短毛,腹背基部中央有一枚黑色的斑紋,上方尖細,中央有2條黑色的斑點呈縱向排列,斑點上大下小,各斑點下方有不明顯的斜向橫帶,胸背面基部有一枚上尖下寬的黑斑。絲疣吐出的絲線,主要功能是結網捕食。

鞭蠍-卵胎生繁殖,雌鞭蠍具有帶卵行為。身長通常約5公分以下,有一對特化的觸肢,前方的螯夾有助於防禦、挖掘、撕裂獵物。
受到驚嚇時會高舉尾部,腹部末端有一根細長的尾鞭,受到干擾尾鞭會噴出濃烈醋酸味道的液體驅趕天敵,不會主動攻擊人類。警戒狀態尾部會上舉,前腳細長為重要的感覺器官,以後三步足行走。

軟體、環節動物:4種

非洲大蝸牛-是中大型的陸棲夜行性蝸牛,成體殼長一般為7-8公分。殼略呈紡錘形,質稍厚,螺層約六、七層,螺旋紋與生長紋相交錯,螺體有紅棕色條紋,肉體為黑褐色混有白色斑點,腹面灰白色,也有白化的養殖品系,俗稱「白玉蝸牛」。對環境極為敏感,當溫濕度不適宜時,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並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,封住殼口,以克服不良環境的干擾。

青山蝸牛-為有鰓的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物種,殼呈低圓錐形,右旋。軟體灰白色。螺殼呈青綠色。成體殼寬約1.3到1.6公分,殼高約1.4到1.6公分。殼層比較薄,為圓錐形,體螺層膨大,殼表光滑,螺層約5~6層,殼口多呈圓形,成體的殼唇外翻,帶有黃褐色圓形口蓋,露出於殼外的軟體呈灰白色,頭部有細長的藍黑色觸角,黑色的眼睛位於觸角基部。

蛞蝓-體長約3~6公分,體寬約0.5~1.5公分,長梭型,柔軟、光滑而無外殼,體表暗黑色、黃白色或灰紅色。頭部可看到明顯的視覺觸角(大觸角)長約0.4公分,與感覺觸角(小觸角)長約0.1公分,視覺觸角上方有眼睛。和蝸牛一樣,帶有眼睛的觸角遇到強光或其他刺激時會縮回去。感覺觸角間的下方是口,內有幾丁質的顎和齒舌,相當於人類的牙齒。

蛇蚯蚓-蛇蚯蚓是所有體型龐大蚯蚓的總稱,有些人會叫牠們山蚯蚓,通常只在山區發現。有些種類體長可達一公尺。若是牠身上有一段顏色較淺、稍膨大的區域,代表你找到了一隻「成熟體蛇蚯蚓」,此部位稱為「環帶」,不同物種的環帶類型不同,有的是一整圈的「環型」,有的則是半圈的「鞍型」,離環帶比較近的是頭,較遠的那端則是尾巴。
 

地圖1.jpg
bottom of page